有時候,我望著牆上貼著的便利貼里的待辦事項,就莫名的感到煩躁不安。常常會問自己,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?永遠做不完的功課、想出走卻沒辦法抽身的鬱悶、睡不好的煩躁、錯離複雜的人際關係。常常不費力氣就推翻想要好好做功課的決心,跑去看書,寫字。有時候翻回從前的照片,總是記起當年的自己是抱著如何的堅持和夢想隻身來到這個地方。那種有著憧憬、有著夢想、有著堅持的自己,似乎在這幾年間,口口聲聲說著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的字句裏面,淹沒了。
就在今天,我和前幾年的自己打了個照面。透過兩名名舊同學的文字。又或許不只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已。或許也是因為前幾天和老師見了個面,也和前些日子要好卻逐漸疏離的朋友談了個十五分鐘。也或許是因為心更澄明。也終於,瞭解到現在的自己,似乎和鹹魚沒什麼分別。
中學的時候,喜歡文字。信誓旦旦說要當個跑前線的記者。於是千方百計擠進了學生記者隊。只是不耐操的自己被嚇怕了。從此在那個團體中絕跡。慶倖的是,中學那幾年還是持續寫字,賺的不是稿費,而是肯定。後來,出來打工,發現自己喜歡服務大眾。於是想要修酒店管理。後來卻種種考量而作罷。鑒定考試過後,機緣巧合下,捨弃了自己本來很喜歡的中文,讀了大眾傳播。
我告訴老師,有時候還是會有點遺憾自己選擇了媒體而不是中文。因為我總是覺得自己是個適合讀中文的人。老師告訴我,千萬不可對自己的選擇感到遺憾。因為我們不能在選擇了第一條路之後,還想要知道選擇了第二條路可能的結局。
我是個宿命論者。相信或許我不管如何,到最後還是會回到媒體和大眾傳播這個行業來。因為那個或許就是命中註定。也因此,我慶倖自己遇見那麼多的人那麼多的事。因為那成就了現在的我。過程或許傷痕累累,苦不堪言。但是若沒有了那些經歷和成長,就不會有現在的我。
一直喜歡出走。因為那讓我和自己的夢想見面。在馬六甲河畔、在月樹47、在適耕莊的梯田、在萬饒的巴士上,我問它:你過得好嗎?他說:偶爾好偶爾不,和你一樣。這個時候,現實總是不識趣的出現在我們之間,對話就無法持續下去。只是,往往我卻因為這樣的一段感受,支撐著我回到鋼骨水泥后疲憊的靈魂繼續苟且偷生。
世界太大,而圈子太小。走不出這個城市,就無法走出困住自己的小小圈子。看的事情不過是芝麻小事。在乎的,也只是十年後你不肖一顧的小麻煩。總是在對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斤斤計較,這樣的你,又怎麼能夠兼顧你的夢想呢?
小禎說,夢想是勇氣。
在實踐夢想的這條路上,我跌跌撞撞渾身是傷。我想,我缺的是勇氣和堅持。因此,感謝這幾天發生的一切。因為我開始相信,那一切都是冥冥中的安排。讓我更強大,更堅定。
明確的目的地是哪裡我還不知曉。但是我開始有了上路的勇氣。
敬你,夢想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