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別和往事爭鬥,我們不是對手。】
【你是彎的Four。】彎的Four, Wonderful。
這兩天,花了好長一段的時間才真正看完這兩部電影。
說實話,比起《第一次》我還是比較喜歡《新天生一對》多一點。
前者說的是初戀的甜甜蜜蜜,後者說的是父子之間的情感。
前者的畫面非常唯美,無可否認的是導演也有一定的功力才能如此唯美。燈光色調畫面比列都在水準之上。男女主角更是俊男美女的趙又廷和Angela Baby,無可挑剔。只是近來不知道是對愛情類的電影免疫了還是怎麼樣,總覺得這戲節奏慢的可以,卻就是感動不了我。
後者選的場地是台灣偶像劇的聖地,唯美自是不在話下。男女主角也都是堪稱戲精的仔仔和陳嘉樺,還有個小童星小小彬助陣。故事的流向很順暢,也很順其自然。劇情老套是老套,卻可以看見導演/編劇在小小的地方下了功夫。譬如說讓彬彬有要握著別人耳朵睡覺的怪癖,用獎盃吃面的畫面,學大人將上衣脫掉抹他的寶貝車的畫面。也可以看見編劇很有心機地將網路上的笑話當梗放進去。怎麼說,就是很生活化,很讓人有生活感的一部電影。
朋友都說不明白我爲什麽喜歡看台灣的本土電影。在看完《新天生一對》的那一刹那,寫著這一篇的時候我終於明白爲什麽。因為真正的台灣電影,就是很生活化。它們所述說的,都是我們生活上,小小的,平常或許不會去注意的,卻是失去就會不知所措的elements。台灣電影的導演很厲害在小細節上下功夫,是那種少了它之後整體感覺都會不一樣的小細節。節奏有點小慢,但是卻會讓人感覺很悠閒。配樂都嘛剛剛好。那是一種,讓我感覺到,有在活著的感覺。而這一種生活的感覺,恰恰就是感動我,最重要的分子。
說我bias也好。大家都知道我特別憧憬台灣的生活方式。喜歡台灣人的說話調調,就算生活在馬來西亞也竭盡所能將自己的口音調到和台灣人一致;就算生活在馬來西亞還是想用繁體字表達;就算吃椰漿飯長大也還是想要嘗試台灣風味。看的是台灣出版的書,聽的是台灣五月天的音樂,看的是台灣的雜誌。不知道爲什麽,但就是對台灣有種莫名其妙的情感。或許上一輩子,我是個台灣人吧。
我始終相信,電影是導演表達的方式。
一部好的電影,觀眾將能夠感受到導演想說的話。
敬朱延平。
p/s:我很愛我的國家,只是憧憬台灣人的生活方式而已。=)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