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很羡慕那些家裡環境很好,一切都是爸爸媽媽安排好好,備受寵溺的孩子。覺得他們好幸福。再長大一點,有了自我意識之後就開始不屑乖乖接受爸媽安排的乖孩子,覺得說人生是自己的,爲什麽不能好好地做選擇,然後對其負責任。
於是我任性地在填學院入學表格的時候寫了大眾傳播,而不是媽媽一直要我念的會計。當下的想法是,我才不要整天和數字在一起呢!和人交際多么快樂啊。天真的想法。殊不知,有時候比起人,數字還比較好相處一點。
不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,於是只好一邊念書一邊摸索。從很久以前開始相當記者、新聞播報員、DJ、導演、到現在的編劇,我都是一邊學習發掘自己的專長,然後想想有哪些行業適合自己的特性。
然後。
不小心4年的時光就這樣過去,不小心畢了業,也不小心進入報館工作。雖然不是做前線的工作,卻能夠在整個國家的民主意識崛起的時候參與其中,是一件很熱血,很澎湃的事。我每一天都精神奕奕去上班,開會,聽每一個主任的建議和老總如何選擇新聞的方式。我覺得一切很新鮮,很快樂。
直到有一天,我猛然發現自己上班都在遲到,我捫心自問到底是怎麼了。才發現自己其實並不喜歡整天對著機器操作系統的工作。我喜歡的,是和人在一起。那一次和上司出外訪問,認識兩名攝影記者,聽了他們的人生觀點和分享之後,心中突然產生了一股不知名的勇氣,毅然辭職。
爲了生活,我去了書展打工。9天,整整9天的打工生涯,卻讓我更加清楚自己喜歡什麽,適合什麽,專長是什麽。我喜歡在人群里,和不同的人分享我的理念,然後聽聽他們的理念。一些介於分享和勸說之間的交流。我很快樂。我想起那段在京都拉麵打工的日子。有和藹的同事和上司,猶如一家人打打鬧鬧的氛圍,輕鬆,卻不散漫。
7月的時候去了幾場面試。每一次的面試都大同小異,也同樣讓我覺得不舒服。於是毫無疑問都謝謝不聯絡。我太有自我意識了。這不曉得是好事還是壞事。違背我良心的工作我不做,我不認同的理念我也不做,於是好多到口的肥肉就這樣飛走了。
嘴巴上說不知道爲什麽每一場面試都失敗,但我想我其實是知道的。因為我沒有辦法對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展露那種熱情。沒有熱情的話,聰明的主管一看就知道了。我想,這並不是學歷的問題,而是我無法說服他們,一旦請了我,我會不會做了一個月就走人。這一點,連我自己都無法確定。
對於夢想的概念的還是很模糊,但是我確實知道自己不要什麽。我想,那至少是好事吧。只是,我最近似乎無法再堅持了。甚至還產生想和現實妥協的趨向。因為,我畢竟還要吃飯,要交房租,要養家。
那天去聽刀大的演講,他最後分享了一個Hunter x Hunter作者的話:“比想要的東西更寶貴的事,一定會先出現在追求的過程中”。
我的前路目前還是一片迷茫,但是我想我應該暫時不會慌。因為每一件事情的發生,都有它的意義。
對了。我明天要去當兼職輸入員了。祝我開工大吉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